說好的紅皮甘草去了哪呢?
瀏覽次數(shù):663 分類:鑒定服務
種下去的是“紅皮甘草”的種子,辛辛苦苦忙活了三年,等到收獲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甘草都是黃皮、黃褐皮及灰褐皮的,說好的紅皮甘草呢?
“這個打擊對我太大了,僅買紅皮甘草種子的錢就達50多萬元,還不算農(nóng)田管理等其他方面投入的費用,坑死我了!”和碩縣烏什塔拉鄉(xiāng)澤斯特村王某每次談到這件事,都郁悶的想要抱頭痛哭。為了查明這2000畝紅皮甘草和其它品種的甘草所占的比例以及價格差別給王某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新疆某律師事務所委托新疆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農(nóng)林牧
司法鑒定
中心做鑒定。
王某在甘草采挖地里,小堆是紅皮甘草,大堆是雜甘草。
王某回憶說:“?2013年6月,我兒子王某某從鮮某處購買紅皮甘草種子3噸多,每公斤種子160元,當時黃皮甘草種子才50元-60元。種子款共計52.6萬元,拉種子時支付10萬元,還欠42.6萬元。我于同年6月開始種植,種植方式為機械播種,鋪膜滴灌,一膜二帶四行或六行。播種前畝施磷酸二銨加過磷酸鈣25公斤左右,以后在生長期內(nèi)追施了磷酸一銨和鉀肥。當時種子包裝袋上標明為紅皮甘草。2016年3月采挖時發(fā)現(xiàn)挖出的甘草大多數(shù)是黃皮、黃褐皮和灰褐皮的甘草。和紅皮甘草相比,每公斤售價相差很大。我兒子找到鮮某反映情況,他到地里看了后說:給我減免30萬元的種子款,我不同意。2016年3月挖的甘草因為紅皮甘草少且品種雜,每公斤毛草售價2.6元,而同期紅皮甘草毛草售價4元多。2017年3月采挖的甘草毛草平均售價為2.85元。我種植了2000畝甘草,四年共投入600多萬元,混雜的甘草種子給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p>
紅皮甘草
鑒定人員匡玉疆談到,從采挖的甘草毛草看,王某種植的甘草紅皮甘草所占比例低,為14.9%,以脹果甘草和甘草為主占85.1%,其草條色灰皮粗糙,木質(zhì)化粉性差,商品性低。甘草商品性以西草為優(yōu)質(zhì)甘草,其商品價格遠高于新疆甘草和東草。王某種植的甘草由于品種混雜,無法將紅皮甘草挑出單售,全部以混雜甘草出售。2016年采挖了200畝,兩年采挖的甘草平均售價為2.82元。而三年生純紅皮甘草每公斤平均售價為4.2元,紅皮甘草每公斤售價比黃皮及灰褐皮甘草高出1.38元。
黃皮甘草及灰皮甘草
經(jīng)新疆
司法鑒定
科學技術研究所農(nóng)林牧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王某種植的甘草面積為1781畝,其中紅皮甘草占14.9%,其它甘草占85.1%。每畝地損失金額為1262.7元,1781畝甘草地共損失金額為2248868.7元。
種子袋
在這里,筆者也想就此案例說兩句。作為農(nóng)民,也是消費者,在購買價值較高的物品時,一定要找權威部門進行鑒別,千萬不要有圖省事或者能省則省的想法,省下不該省的程序,最終可能麻煩的就是自己。馬上“3.15”了,遇到購買的商品出現(xiàn)了問題,千萬別忘了投訴。
科普小知識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
草本
,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
中草藥
。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
紅棕色
或灰棕色,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
草原
、
沙漠
邊緣和
黃土丘陵
地帶。
按植物學特性可分為:
l、甘草:根呈圓柱形,長30~120cm,直徑0.6~3cm。外皮松緊不等,紅棕色,喑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溝紋,習稱“抽溝洼壟”,有稀疏的細根痕,皮孔橫長,兩端切面中央稍下陷。切口當中抽縮如胡椒眼大小,稱“胡椒眼”。質(zhì)堅實而重,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有粉性,具明顯的形成層環(huán)紋及放射狀紋理,有裂隙。氣微,味甜而特殊。
2、光果甘草:根及根莖質(zhì)地較堅實,有的有分支,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
3、脹果甘草:根及根莖術質(zhì)化,粗壯,有的確分支,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zhì)堅硬,木質(zhì)纖維多,粉性小,不定芽多而粗壯。
按照甘草的商品性能甘草可分為:
(一)西草:主要包括內(nèi)蒙西部、寧夏北部、陜西北部、山西北部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所產(chǎn)均列為此類品質(zhì)。此地所產(chǎn)均為正品甘草,通常兩端頭尾切齊,條較勻均,色紅、皮紋細結,“抽溝洼壟”及“胡椒眼”均較明顯,粉足、味甜,過去,按產(chǎn)地不同又分為;
l、梁外草:產(chǎn)于河套南部,為甘草中最上品,其體質(zhì)結實,外皮棗紅,內(nèi)色鵝黃,粉性足。
2、王爺?shù)夭荩褐鳟a(chǎn)于阿拉善旗一帶,亦為上品甘草,其枝條均勻,外皮較梁外草色深,粉性亦足。
3、西正草:產(chǎn)于鄂托克鎮(zhèn)及寧夏陶樂、鹽池一帶,基條干亦均勻,皮紅褐色,粉性及質(zhì)地不如前二者,但亦屬優(yōu)質(zhì)甘草。
(二)東草:指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東部、東北地區(qū)及河北、山西一帶產(chǎn)品。其商品常帶蘆頭,固不去頭尾,較長,時有分枝,尾亦較細,表皮較粗糙,常顯半浮離佯,體輕質(zhì)松,斷面常顯纖維,切面裂隙較多,粉性不及西草。內(nèi)色黃色或老黃。
(三)新疆甘草:過去于新疆甘草因交通不便,且條雜質(zhì)次,很少藥用,近年因甘草野生資源(尤其內(nèi)蒙地道產(chǎn)地)破壞嚴重,新疆甘草因其量大,漸成主流品種之一。包括新疆至甘肅河西走廊以西均有大量分布,其產(chǎn)品主要特征為條雜,三種植物來源的甘草均有見到(見前文三種甘草鑒別),尤以脹果甘草和甘草較為常見,脹果甘草因其色灰皮粗糙,木質(zhì)化粉性差,且粗壯,味甜但微帶苦澀,常俗稱為“黑鬼草”。常用作工業(yè)原料生產(chǎn)甘草浸膏、甘草片等。
不論是哪一種甘草,均以皮細而緊、質(zhì)豎體重、紅棕色、粉性大、甜味濃、干燥無雜質(zhì)者為佳。
來自: 新疆農(nóng)林牧司法鑒定中心 ??? 責任編輯: 楊波
上一篇: 噪音+震動 蝎子會怎樣?
下一篇: 地膜鋪三遍還是爛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