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葉劑噴灑不均 竟造成60余萬元損失
瀏覽次數(shù):314 分類:鑒定服務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機械采棉代替了人工采摘,大大的提高了效率。而在機械采摘前,需要對棉花噴施一種化學脫葉劑。脫葉劑的目的在于促使棉花葉片在枯萎前早脫落,即可防止棉花貪青晚熟又可避免枯葉碎屑污染棉絮,并可加速棉鈴吐絮,縮短棉鈴吐絮時間,利于棉花機械采收,減少在進行機采時籽棉里的含雜量,提高采凈率。目前生產(chǎn)中常用的化學脫葉劑以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噻苯隆和脫吐隆為主,施藥時搭配一定量的乙烯利起到催熟作用,施藥效果好可明顯改善棉花成熟條件,抑制棉花貪青,使棉花晚秋桃提早吐絮、集中吐絮,能顯著提高棉花霜前花比例,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
但是近日,奎屯市第七師125團18連、130團17連的朱某卻因為噴施脫葉劑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2018年8月16日棉花種植片區(qū)管理人員朱某委托烏蘇市某農(nóng)業(yè)公司高某給其位于奎屯市125團18連、130團17連共計11000畝棉花噴施脫葉劑,分別在9月4日-6日、9月12日-17日噴施兩遍脫葉劑后,發(fā)現(xiàn)棉田脫葉效果不好。并且委托了新疆臻冠達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司法鑒定
中心對上述委托內(nèi)容進行司法鑒定。
該中心接受委托后,立即指派司法鑒定人員陳金梅、哈斯也提·胡薩音、常世娟三人組成鑒定組,在朱某、高某共同到現(xiàn)場的情況下,鑒定組對被鑒定地進行了現(xiàn)場勘驗及調(diào)查。鑒定人員表示,田間明顯可見,品種不同田間吐絮情況不同,“新陸早61號”吐絮多,“科雜4號”吐絮較少,但不同品種田間脫葉情況基本相同。
棉花上部3-4臺果枝20-30厘米高度葉片脫落效果好,上部棉桃變褐色有棉酚斑點。同株棉花中、下部葉片青綠沒有脫落跡象。田間同時有成片、成幾行的棉花整株葉片青綠,沒有脫落跡象,表明這部分棉葉上沒有噴上藥或噴上的藥量少,加之下部通風差、陽光照射少,溫度低脫葉效果差。田間同時有成片、成幾行的棉花整株葉片青綠,沒有脫落跡象,這部分棉花明顯是飛機施藥時漏噴、或噴藥量少造成的。所涉棉花采用兩次飛機噴施脫葉劑后脫葉率只有41.8%,達不到機械采收的條件。有400畝左右在9月21日采用拖拉機帶罐噴施了第三遍脫葉劑和乙烯利,這部分棉花整株葉片已經(jīng)開始脫落,效果明顯。但是田間可見拖拉機和施藥罐走過后部分散落在地上的棉絮無法收獲。經(jīng)測算損失棉花3.5公斤/畝。
最終,根據(jù)
司法鑒定
報告結(jié)果顯示,朱某棉花重新脫葉費用金額為192000元,重新脫葉造成的損失金額為140700元,收獲延遲造成的損失金額為285150元,合計為617850元。
責任編輯: 李芳芳
上一篇: —購買33噸尿素不合格 導致棉花損失上百
下一篇: 貝母 國家三級保護野生藥材